极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间吹打乐

有节庆的日子少不了要好好庆祝一番,吹打乐就是其中一种庆祝的手段,这是一种击和吹为主要乐器的音乐形式。湖北这片悠久历史的大地上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打击乐器。经过岁月的交融,逐渐形成这一个地域特色的湖南文化。

吹打乐顾名思义就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。在民间流行的吹打乐中,吹的部分除了吹管乐器以外,还常用拉弦和弹弦乐器,因此民间艺人把吹打乐细分为“粗吹锣鼓”和“细吹锣鼓”两种:粗吹锣鼓又称粗十番。指用唢呐、管子等吹管乐器和“大锣大鼓”合奏的形式;细吹锣鼓又称细十番或丝竹锣鼓。指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形式。

关于吹打乐的历史可推溯至汉代初年的鼓吹乐。具体说来,鼓吹乐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击乐器和吹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,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。鼓吹乐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,按所用乐器和使用场合的不同演变为鼓吹和横吹两类:鼓吹是指专为仪仗队在行进中使用,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;横吹则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,作军中人使用在马上演奏。

极具地域特色的枝江民间吹打乐

在枝江市关庙山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“陶鼓”、“摇铃”等大量民间打击乐器来看,长江流域古人类在六千年前已有民间吹打乐。枝江问安一带的“关庙山人”早已发明了“陶鼓”、“摇铃”等打击乐器,陶制摇铃外型及原理如同现在的“砂锤”。

流传下来的乐谱显示,枝江一带民间吹打既有鄂西地区节奏鲜明,粗扩豪放的特点,又有江汉平原韵律优美、曲调流畅的特征。进入90年代,枝江民间吹打乐开始吸收西洋管乐击器的优点,并尝试与西洋管乐器合奏,气势恢宏,音色明亮,增强了民间吹打乐的生命力。

枝江民间吹打乐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,已形成了一种普遍、实用、极具地域特色的演奏风俗。它主要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、劳动和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,以配合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。

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由打击乐器组合进行演奏的“粗乐”和在打击乐器演奏中杂夹唢呐、笛子、二胡、京胡等吹奏、丝弦乐器的“细乐”,粗乐又称武场,细乐又称文场。依技艺流派,枝江民间吹打乐分为上河(又称荆河)和下河两派;按地域则分为南河和北河两路。

枝江民间吹打乐讲究十样“家业”(乐器)的完整组合,同时吸纳枝江本地山歌、田歌、五句子、小调等民间音乐元素,形成了“十番鼓”的技术种类和风格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
枝江民间吹打乐经过几起几落的发展历程,虽几度处于濒危,但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努力下,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,成为鄂西南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。2000年,枝江市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、“民间吹打乐之乡”。

知识·百科旅游
牛肉和黄花鱼能一起吃吗
懂事的好孩子的句子
qq祝福词
餐桌礼仪
齣字的意思
化妆学习什么
交通运输铁路专业的就业趋势
教孩子怎么说好听的
餐厅开业贺词祝福语
锅盔怎么做
表示行为习惯的词语
爱写歌送娃的天王爹地
包头历史上的名人盘点
三个人怎么摆姿势照相
世界GDP排行前10的城市
如何才能有微信分付
房价即将下跌有哪些征兆
电脑怎么设置动态
如何把微信头像改为红底
自制蛋糕配方
微信个性签名心情短语
为什么现在给孩子穿开裆裤渐渐少
椆字的意思
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